• |
  • EN |
  • 移动版

    闽政通APP

网站支持IPV6
市人大代表、福建信实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陈昱: 用脚步丈量民情 用实干诠释初心
2025-07-31 08:55 字号:

  从业28年,市人大代表、全国优秀律师、福建信实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陈昱养成了随手记录和写作的习惯,这样的习惯帮助他善于找准履职着力点。接受记者采访时,他随手一翻,总能很快在手机里找出这几年提出的代表建议议案。

  陈昱的手机里有一份自己独特的履职“电子台账”,清晰地记录着他的履职“足迹”,视察调研、联系群众、提交议案建议……近10年来,他不断思考如何更高质量履行代表职责。

  “用脚步丈量民情,用实干诠释初心。” 陈昱说,要继续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和职能作用,勇担社会责任、注重履职质效,努力将行业一线的声音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建议议案,以实际行动践行人大代表的使命担当。

  建议遇上立法 履职为民

  上个月,《厦门经济特区个人破产保护条例(草案)》提交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二审。陈昱欣喜地发现,他曾在条例草案一审时提出的调整适用范围、设立信用修复制度等建议在修改后的二审草案中得到了体现。

  今年市人代会上,陈昱提出包括《关于提升营商环境,全域推进个人破产制度试点工作的建议》等共5份建议议案。“虽然不是直接推动个人破产立法,但是能够为条例草案献计献策,进一步增强了履职的信心。”在他看来,当代表建议与立法工作不期而遇,既是偶然,也是必然。

  “人大代表既要有为民情怀,更需具备过硬的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。”立足人大履职与法律服务的实践,让陈昱对人大代表与专业律师的角色定位有着更深的理解,这些年,他通过总结司法实践和法律服务的经验,注意从实务研究中汲取理论智慧、拓展理论思维,积极建言献策,及时关注法律实践提出的新问题。

  例如,他长年从事商事纠纷、金融信贷、不良资产处置等领域的法律研究和实践,曾提出《关于推进第三方资助仲裁在国际纠纷解决中的运用》《关于提升营商环境,惩戒被执行人、案外人滥用执行异议逃避执行》《关于探索市场化解纷机制,提升调解工作法制化水平的建议》《关于提高对执行工作中“恶意租约”的处罚力度》《关于提升营商环境,规范招标公司在法律服务等行业领域的行为及监督主体》等建议,这些建议既紧跟时代命题,又带着法律实践的思考,回应群众关切,成为他扎根律师行业、履职为民的生动见证。

  从建议到议案 不忘初心

  今年市人代会,陈昱领衔提出《关于推动商事调解立法的议案》。他依托人大履职平台,前往厦门两级法院、海丝中央法务区等多次实地调研视察,跟踪有关部门单位的司法实践,听取涉案当事人的心声,研究我市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诸多创新,各路代表也纷纷深入调查研究,大家在陈昱建议的基础上做出了修改调整,最终他们在议案中提出要从“构建商事调解制度的现实基础”入手,并围绕商事调解的法律保障、工作原则等、商事调解组织市场化、商事人才队伍等积极建言。这份议案目前得到市人大法制委的重视并积极推动,有望列入立法计划。

  “作为一名来自律师行业的履职代表,执业过程中会接触各领域、各行业,我的职业特点具有一定的优势。”陈昱说,这份议案的形成离不开各位代表的智慧,期待能把大家的建议更好转化为服务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力量。

  厦门供应链发展水平全国领先,供应链网络覆盖全国、遍及全球。随着市场竞争加剧,陈昱长期关注到我市供应链企业面临着合同法律风险管理、知识产权保护、商业秘密保护、合规体系建设等诸多涉外法律问题。在为厦门供应链行业的发展建言献策的同时,他借助厦门律师协会平台,积极走访调研,组织研讨沙龙、座谈会等活动,指导帮助企业应对法律风险。这也是陈昱当选人大代表以来,将法律专业与代表履职深度融合的一面。

  从法庭到基层,从卷宗到议案,从维权到为法治建设建言,他以法律为纽带,将专业能力与民生关切熔铸成履职实践,护航营商环境建设,为民代言解忧,获评湖里区人大先进个人。

  “接下来,我将继续关注个人破产立法,为打造高质量法治化营商环境再发声。”受经手案件启发,陈昱发现我市公检法对于拒执罪方面缺乏统一判断标准和执行标准。为此,他正在走访调研,计划下一步提出建议,建立一份公检法都认可的拒执罪操作细则。
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